父母愛練肖話的好處:培養孩子幽默感
最近發現老大開始會用弦外之音式的笑話,來鬧妹妹。一般孩子大約在四到五歲左右會開始建立幽默感,大約在八歲的時候,會開始運用「反話/諷刺」來講笑話。
幽默感重要嗎?要怎麼樣培養? 幽默感是天生的嗎?
幽默感不一定跟智商有正相關,但是擁有幽默感,在社交上面,或是面對困難的時候,卻有幫助。
幽默常常與創意、想像力畫上等號。幽默代表著能理解文字、事情的表面以外的意義。所以通常比較有幽默感的孩子,語言能力都會相對來說,比較進階。但是幽默,不限於語言,還有肢體的幽默、表情、聲音的幽默。
幽默感不一定是天生的,不是遺傳的,是耳濡目染、可以培養出來的。
培養幽默感的方法:
要給予小孩足夠的自信,封閉、畏縮的孩子,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。鼓勵他表達自己,才能夠發揮他們的創意
孩子開玩笑的時候,就算不怎麼好笑,也要捧一下場
父母本身也可以偶爾「傻里傻氣」silly 一下
看繪本的時候,偶爾可以脫線演出,可以詢問孩子:「你覺得他在說什麼好笑的話嗎?」「你看這張圖畫,有什麼好笑的地方?」 或者選擇一些,沒有文字的空白繪本,就很好發揮,甚至每一次故事情節、笑點都不一樣。(例如:旅程三部曲、好忙好忙的小鎮……等等)
把一些孩子熟悉的歌曲,即興更改歌詞,變成歪歌
父母可以發出一些好笑的聲音、好笑的表情,或者幽默的態度,化解一些生活上的不愉快事件。
孩子從一旁,就可以學習到父母遇到逆境的處之泰然、幽默的態度。這並非要教小孩子不正經的態度,來面對嚴肅的話題。
是要教孩子在面對困難時,也可以扭轉思考模式,輕鬆些來面對。
不過也要教孩子「取笑」與「幽默」之間的差別,不要讓他們取笑別人的方式,建立在他人的痛苦身上,製造笑點。
慢慢讓他了解到某些場合,是不適合開玩笑(例如:上課時),在家人或適合的場合中,適當的幽默,可以拉近大家的距離。
所以各位可以很理直氣壯地跟另一半說「我愛練肖話,都是為了孩子好」